南雍历 | 三月纪:荟行天下共芳菲
三月纪
3月1日
1977年 恢复接收外国学生。
3月3日
1982年 南京大学代表团应邀访问美国;17日下午,乔治·布什在白宫会见代表团全体成员。
3月4日
2009年 我校党委书记洪银兴会见了法国驻华大使苏和一行,后苏和大使为我校学生作了题为“欧洲和中国如何应对全球经济危机”的演讲。
3月6日
2009年 我校成功举办了2009南京大学“日本名古屋大学·北海道大学联合日”活动。
3月8日
1979年 南京大学与罗马尼亚布拉索大学建立校际交流关系。
2010年 我国驻外使节代表团的43位代表做客南大,向我校学子一一解答我国外交部选拔机制。
3月12日
1981年 南京大学与美国哈佛大学签订校际交流协议书。
3月16日
1979年 南京大学与加拿大卡尔顿大学建立校际交流关系。
“文明互鉴,美美与共”。当开放办学的情怀浸润百廿发展,当开放育人的源流浇灌学子成长,南大正以面向世界之姿,走向未来。本期南雍历,我们将采撷历史记忆,共同追溯南大人一脉相承的开放办学之源。
壹
求强思变,借材异域
庚子事变后朝野上下人心惶惶。1901年,清政府试行“新政”,颁布《人才为政事之本》的兴学诏书,喻令各省督抚学政兴办各级学堂。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怀着“新政多端,以造就文武人材为急”的考虑,开始筹办三江师范学堂。1902年底,张之洞即命缪荃孙、徐乃昌、柳诒徵等八人赴日考察教育,临行前叮嘱缪荃孙等:“考学校者固当考其规制之所在,尤当观其精神之所寄,精神有不贯,规制亦徒存耳。”
图为赴日本考察团行前留影,缪荃孙(前排中)、徐乃昌(前排左四)、柳诒徵(前排左一)
学堂开办后,张之洞主张效法明治维新之后形成的日本教育体制和理念。他不仅倡导留学东瀛,而且取才于异域。1898年初,他便与日本东亚同文会建立了联系,先后聘请了24名日本教习(教员的旧称)和顾问任教。
循着“派出去”和“请进来”的路径,南京大学前身开启了融汇中西的办学历程。
1906年,李瑞清就任两江师范学堂监督(校长)。主张“中西教育、学术交流”的他亲赴东瀛,聘请日本教习传授西方科学和近代工艺。他寄希望于青年学子,告诫他们要“毋忘其先,溺于旧闻,壹志力学”,要将中西之学融会贯通,取精用弘,争取成为“中国之培根、笛卡尔”。
贰
开放思维,融中汇外
01 多元教学,培养人才
“办中国最好的本科教育”,面对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之后的新局面和对“钱学森之问”的思考,百廿征程中的南京大学提出这样一个响亮的口号。南京大学坚持以育人为本,人才培养成果丰硕。学校以培养未来各行业的领军人才为目标,完善教学保障体系,积极深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。
2016年,南京大学启动“十百千”优质课程建设。这不仅是南京大学本科生教育的创举,也是对“办中国最好的本科教育”的回应。“十百千”优质课程建设以融合价值引导与专业素养为建设方向,同时也积极推动学科建设与本科教学相互融通。
图为李向东教授参与《课程思政面对面》访谈节目
2020年10月份,李向东教授作为十集大型系列访谈节目《课程思政面对面》的首批访谈嘉宾,亮相央视大屏,为我们讲述《宇宙简史》“金课”的诞生故事,分享“如盐在肴”德识能三位一体的独家心法。
着眼于学生未来的长远发展,南京大学自2009年起在全校范围内实施“三三制”本科教学改革,积极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新体系。
图为“三三制”人才培养方案流程
“三三制”以“三个培养阶段”和“三条发展路径”为主线。通过把本科学习划分为大类培养、专业培养、多元培养三个阶段,进而引导学生在专业学术类、交叉复合类和就业创业类这三个主要方向上自主选择发展路径,赋予同学们更多选择,也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贡献了南大智慧。
02 放诸寰宇,主动求变
2021年1月6日,南京大学以2021年1号文件正式印发《全球开放发展战略(2020-2030)》。该战略立足“第一个南大”的“首创”、“引领”、“贡献”精神,秉持“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”理念,以“变革引领(CHANGE to LEAD)”为主题,以“智引全球”(BRAINS)为核心方略,积极回应着新时代变革开放的主题。
图为南大全球战略内容
“推动务实国际合作,构筑开放办学新格局,实现开放办学新发展”,是南京大学基于长远发展和定位的深刻认识。回望改革开放四十余年,逾280所海外名校与我校合作开展交换培养项目,中美文化研究中心、中德法学研究所、中日文化研究中心、南京大学一东京大学教育教养南京研究基地、中法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、中德文化比较研究所等研究机构相继建成,取得累累硕果。“荟行天下共芳菲”,南大不断调适与更新着自身办学方针及与时代的互动方式,为大学传统和时代变迁之间架构新桥梁,绘制开放发展新图景。
叁
风云际会,世界有南
-南大外交人-
身处国际舆论场,他们不卑不亢;唇齿争锋,以言语汇成捍卫国家荣誉的刀枪剑戟。他们从虎踞龙盘的金陵城走出,用东方智慧巧妙斡旋国际冲突,用中国声音呼唤和平与发展……
图为谢启美(左上)、沙祖康(右上)、
杨洁篪(右下)、华春莹(左下)
谢启美
1947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(现南京大学)数学系,曾任外交部西欧司副科长、驻美国大使馆公使衔参赞,外交部国际司司长,常驻联合国副代表(大使衔)。1985年至1991年担任联合国副秘书长。
沙祖康
197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英语系,先后担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参赞、外交部国际司副司长、中国常驻日内瓦裁军谈判会议大使、外交部军控司司长、中国常驻日内瓦联合国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的代表和大使。他是我国一系列重大军控和裁军倡议的设计者之一,也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的参与者和见证者。2007年2月被任命为联合国负责经济和社会事务的副秘书长。
杨洁篪
2006年获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。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部长,现任中央政治局委员,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。
华春莹
199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,外交部发言人。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部长助理。
从南大走出的“外交伉俪”
双双从南京大学毕业、被外交界赞誉为“最美好的一对”的毕季龙胡济邦夫妇是中国外交史上的一段佳话,也是南大人胸怀世界的生动写照。
图为毕季龙胡济邦夫妇合影
毕季龙1936年毕业于中央大学(南京大学前身)财政系,后来赴美国乔治·华盛顿大学企业管理学院攻读工商管理和经济。他于1950年回到祖国,任外交部政策委员会秘书,次年7月随李克农领导的谈判工作组抵朝进行朝鲜板门店停战谈判。1961年,他作为中国代表团的新闻官员,随外交部长陈毅参加第二次日内瓦会议。
1979年至1985年,毕季龙出任联合国副秘书长,主管当时成立尚不足一年的技术合作发展部。在毕季龙的带领下,工作人员们经过六年的辛勤工作和不懈努力,使技术合作发展部成为了联合国的一个向百余个国家提供技术援助、派出大量专家和顾问为发展中国家培养大批技术人才、活跃在世界各个角落、受到第三世界国家普遍欢迎的重要部门。
他的夫人胡济邦,1935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,精通英、法、俄、日、匈、拉丁等多门语言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,她冒着枪林弹雨前往苏联,被斯大林赞为“中国前往苏联的首位杰出女性”;她也是当时仅有的欧战中国战地记者,是在前线坚持时间最长、发稿量最多的中国记者。
图为胡济邦在前苏联
习近平主席曾对胡济邦给予高度评价:“中国女记者胡济邦以柔弱之躯全程经历卫国战争,冒着炮火报道了苏联人民的坚贞不屈、法西斯军队的残暴、俄罗斯军民胜利的喜悦,鼓舞了中俄两国军民抗战到底的决心。”
同时,胡济邦也参与了战时及战后在莫斯科举行的各种重要国际会议,采访过斯大林、罗斯福、杜鲁门、张伯伦、丘吉尔、戴高乐等世界政坛风云人物。新中国成立后,她参加了外交部的筹建工作。1956年,胡济邦调任《人民日报》记者,后任全国记协国际联络部部长。随后,她又随丈夫到纽约,担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参赞,为中国的外交和新闻事业做出了卓著贡献。
“溯来者之纤径,则知翼轸不足一瞬。而待前程光辉,明砾璀璨。” 开放与国际化的办学实践在南大的百廿征程里熠熠闪光,也推动着南京大学继续行稳致远,为开放“赋能”,与世界“互联”。
(资料来源: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官网、南京大学公众号、南大招生小蓝鲸、南京大学校史博物馆、南京大学本科生院、南京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、百度百科)
-南京大学学生会学术创新部-
图文 | 何慕清 方钰芊
监制 | 王梓涵 刘雨辰
出品 | 南京大学学生会学术创新部